JavaScript輸入輸出
C++, 微軟雅黑, 黑體, Arial, Helvetica, sans-serif; font-size: 18px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">
C++, 微軟雅黑, 黑體, Arial, Helvetica, sans-serif; font-size: 18px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">JavaScript輸入輸出
1.輸入輸出
程序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與用戶的交互,要進行交互,必然會牽涉到輸入和輸出。使用window.prompt()可以接受用戶的輸入,輸出則分以下4種方式。
使用window.alert()彈出警告框。
使用document.write()方法將內容寫到HTML文檔種。另外也可以用document.writeln()將內容寫入HTML文檔,而且它會自動加上一個換行符。不過,由于HTML文檔使用<br>作為換行符,所以并不能真正用它來換行。
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,document.write或document.writeln往HTML文檔寫入內容時,會覆蓋掉文檔里面已經被渲染完成的元素,所以通常用這些方法來調試頁面,在真實的網頁使用種很少會使用到該方法往頁面種輸入內容,而是選擇下面第3種方式。
使用innerHTML寫入HTML元素種,比如DIV種。
使用console.log()寫入瀏覽器的控制臺。在瀏覽器中(Chrome、IE、Firefox)使用F12鍵啟用調試模式,在調試窗口種單擊“Console(控制臺)”菜單即可。
例如案例5-1所示代碼,請注意代碼中的注釋。
案例5-1 example01.html
針對上述代碼,正式開始運行的第一行代碼是:“var content = window.prompt("請輸入你的內容:");”,這行代碼運行效果如圖5-1所示。
圖 5-1 prompt函數提示用戶輸入
這個時候,用戶在提示框里面任意輸入一段內容,例如輸入“Hello 歡迎學習JavaScript”,此時該內容將復制給變量content,那么content這個變量里面就會保存著用戶輸入的這段內容。后面的三行輸出代碼便是將該變量的值輸出到頁面上,第一行輸出代碼的運行結果如果5-2所示,可以看到window.alert()函數輸出是以一個對話框的形式將內容展現在頁面上的。
圖5-2 使用window.alert()輸出內容
第二行輸出代碼document.write()的輸出結果,如圖5-3所示,直接將內容打印在瀏覽器窗口中。
圖 5-3 使用document.write()輸出內容
第三行輸出代碼如圖5-4所示,可以看到,使用console.log()的方式輸出內容,內容并不會直接出現在瀏覽器窗口種,而是以調試日志的方式出現,需要使用開發人員工具(按會計鍵F12即可調出)才能查看該輸出。
圖 5-4 使用console.log()輸出內容
2.編輯規則
基于上述代碼,介紹在JavaScript種常見的編程規則如下。
1) //:雙斜線,表示注釋一行內容,備注不能換行。
2) /* 備注內容 */:表示注釋一段內容,可以對注釋內容進行換行。
3) var: JavaScript關鍵字,用于定義一個變量,是variable的簡寫。
4) 變量的名稱可以自己隨便寫,但是通常會遵守一定的約定,即駝峰規則(Camel Rule)。
駝峰規則分為大駝峰和小駝峰兩張,比如HelloWorld、JavaScriptBasicStudy這種風格的名稱稱為大駝峰,即每一個單純的首字母都大寫;而像myNameIs、javascriptDemo這種名稱則稱為小駝峰,即首字母小寫,后續的每個單純的首字母都大寫。這樣的命名規則在很多編程語音種都遵守,如Java等。
5) 變量的命名規則:
盡量不要使用全拼,因為中文的全拼代表著很多重意義,名稱無法準確表達其意義,如yinyue這個全拼,可表示為音樂、隱約、銀月等,顯然,如果表示音樂,用英文單詞music會更加清晰。
盡量少用數字和特殊符合,并且JavaScript不支持以數字作為變量名稱的開頭,也不支持包含特殊符號,唯一例外的就是下劃線和美元符號。
盡量避免隨意簡寫,使代碼可讀性更強。比如JavaScriptBasicStudy這樣的名稱,如果簡寫為jsbs就沒有任何意義,代碼的可讀性將會變差。
6) 每行代碼都會以分號“;”結束,雖然在JavaScript種并不強制要求以分號結束一行代碼,但是為了更好的習慣其他編程語言,如C、C++、Java、PHP等,建議加分號。
7) 在JavaScript種,變量是區分大小寫的,比如變量JavaScript與變量javascript是兩個不同的變量。